建安的尾声(九)逍遥津之战(中)曹操为何让素有间隙的将领携手作战?其实是高明的领导艺术。
喜欢的话点击下面名片关注我哦
↓↓↓
前文在这里
建安的尾声系列目录(1-6章)
214年夏侯渊横扫雍凉之时,曹操正集中兵力在东线和孙权争锋,不过或许这次孙权有了防备,因此曹操徒劳无功。
等转过年来,曹操亲征张鲁,重新将重心放到了西线,而仅仅在合肥留下了七千人防守,这就让孙权产生了一个错觉,即这是个在合肥一线取得突破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其实孙权对于合肥有想法这件事,曹操非常清楚,但他为何敢于只留下不到万人防守呢?原因就是这里有一根定海神针,这次我们就来说说张辽是如何实现这以一敌十的奇迹的。
张辽祖籍是并州马邑(今山西朔州市),了解汉代历史的朋友肯定对这个地方非常熟悉,没错,就是汉武帝时期那个著名的马邑之谋的发生地,而且巧的是,张辽的祖先正是马邑之谋的主角聂壹。
不过由于马邑之谋功败垂成,聂氏一族并未因此飞黄腾达,而是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等到了张辽这一代,竟然因为避祸而被迫改姓,由此可见他也算是比较落魄了。
年轻时候张辽混得并不算太如意,先后辗转于丁原、董卓和吕布手下,直到三十岁这年才得遇明主,加入了曹操麾下。此后张辽屡立大功,逐步被晋升为荡寇将军。
不过尽管如此,张辽身上还是有一处硬伤,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他的能力或者性格有什么问题,而指的是他的成分问题。
首先张辽并非宗室将领,光凭这点就低人一头了,因为他永远也比不上诸夏侯曹。而另一方面,他这个降将的身份也对自己在曹操阵营中的发展产生了制约。
可能有人会说,徐晃和张郃也是降将,但这一身份并未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但其实确切地说,徐晃和张郃跟张辽还太不一样。
最初徐晃早早就在劝说主君杨奉投靠曹操了,而张郃是在官渡之战进行到白热化阶段胜负未分的时候投降的,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是在穷途末路的情况下投降的,对曹操来说这属于雪中送炭。
但张辽就不一样了,无论根据三国志还是资治通鉴的记载,他投降的时间点都晚于吕布败亡于下邳。也就是说张辽是走投无路被迫投降的。
太祖破吕布於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
在这个时候投降本钱就比较小了,很容易被同僚所轻视,而日后的地位自然也就低了一筹。
也正是这个原因,徐晃和张郃投降的时候立刻就被封为都亭侯,而张辽投降的时候却只得到关内侯,这就是差距。
不过张辽虽然身份有些许敏感,但他确实有能耐,在外姓诸将里算是数一数二的,因此这挡不住他步步高升。而相对的,这也把张辽置于了一个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境地,容易遭人嫉恨。
在曹操南征荆州之前,就已经开始出现这种苗头了,当时于禁驻扎在颍阴(今河南许昌市南部),乐进驻扎在阳翟(今河南禹州市),张辽驻扎在长社(今河南长葛市)。结果这几个人就开始发生不和,全靠赵俨从中协调,才没酿出祸端。
时于禁屯颍阴,乐进屯阳翟,张辽屯长社,诸将任气,多共不协;使俨并参三军,每事训喻,遂相亲睦。(三国志魏书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
这两个和张辽发生龃龉的人中,乐进是曹操帐下的老班底,而于禁虽然最初是鲍信的部下,但是以鲍信和曹操的关系,于禁也算得上是曹操的铁杆了,这两个人无疑都比张辽根正苗红得多。
眼见张辽这个有着黑历史的降将功勋越立越多,已经到了跟自己平起平坐的地位,乐进和于禁肯定是不服气的。
当然他俩人顶多也就是不服气,对张辽有些看法而已,但还不至于跟他发生什么无法化解的矛盾。而另一位曹操手下的老人李典,却可以说和张辽有着深仇大恨也不为过。
李典所属的李氏一族,自打他的从父李乾这一辈,就开始带着家族部曲跟随曹操东征西讨了,资历也是非常老的。
后来曹操东征徐州时兖州遭到吕布的偷袭,后院失火,留守后方的李乾因为拒绝投降结果被杀害,因此李典跟吕布是有着血仇的,虽然并非张辽动的手,但他难免会迁怒于张辽这个吕布的旧将。
现在曹操让张辽镇守合肥,但却给他搭配了关系不佳的乐进和李典,这并不寻常。他们之间不和这一点,曹操不会不清楚,如此安排恐怕另有深意。
进、典、辽皆素不睦。(三国志魏书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第十八)
我认为其中主要原因就是曹操始终没有百分之百地信任张辽,不敢让他独掌兵权,而这么说的根据就是此战的主将其实并非张辽,而是乐进。
表面上看张辽大放光彩,很多人都认为他才是合肥之战的主将,而乐进和李典只是两个打下手的酱油角色,其实这完全是误解。
在官职和地位方面,乐进不低于张辽。论爵位大家都是亭侯,论官职都是六品杂号将军,论权力也都是假节。甚至根据宋书百官志的记载,乐进这个折冲将军地位还在张辽的荡寇将军之上。
另外战后乐进晋升为三品右将军,而张辽则是四品征东将军,可见至少在明面上,官方还是认为乐进的功劳要大于张辽,那么结论就显而易见了,因为岂有主将功劳小于副将的道理?
由此看来,很明显张辽是要受到乐进的节制的,居于从属地位,而张辽想必也有这个觉悟。
这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当初讨伐昌豨的时候,张辽就要受夏侯渊的节制,后来讨伐陈兰,虽然让张辽做了主将,但却给他身边安排了一个地位官职接近的张郃来制约他。
总之,曹操始终都没有让张辽百分之百地掌握兵权。比起张辽,曹操肯定更信任乐进。
从上面这些事实可以看出,曹操虽然可以放心地在军事上依仗张辽,但却会在明里暗里对他进行一些制约,不让其独掌兵权。
后来司马昭对邓艾的态度也是差不多的,邓艾对司马昭来说就类似于现在的张辽,他最为信任的钟会则可类比为乐进,而诸葛绪则相当于李典。邓艾军事水平再高,司马昭也不可能让这个外人统筹全局。
现在曹操的意思就是让最可靠的乐进作为东线的一把手掌控局面,这样出不了什么大乱子,因为乐进可以协调矛盾较深的张辽和李典二人的关系。而能力最强的张辽则可以尽情发挥他的军事才干,这样的安排基本上算是万无一失了。
很快孙权征调了规模空前的十万大军,以泰山压顶之势包围了合肥,最终的考验终于来了。
当初曹操临走前给护军薛悌留下一封锦囊妙计,嘱托说等敌军来了再看。这次时机到了,薛悌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等孙权来了,让张辽和李典领兵出战,乐进守城,薛悌作为护军不可上阵作战。”
从这一安排也可以清楚地看出三人的地位高下,乐进坐镇大本营自然是主将,而外出作战的张辽和李典无疑是副将。
不过诸将却对曹操这一安排不甚理解,在他们看来孙权的军队是己方的十几倍,据城死守还有一线生机,出城交战岂不是自寻死路吗?
其实他们想得也没错,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向大家介绍过孙子兵法中的九地部分,还记得此时出城作战叫什么吗?没错,就是我们多次提到的散地作战。
在家门口作战就是散地作战,一旦战事不顺,将士们由于离家太近很容易一哄而散回家看看,所以正确做法是坚壁清野,这样就变成了死地作战,可以激发士气,毕竟逃无可逃。
而对于进攻者一方来说,他们是轻地作战,按照杜牧对孙子兵法的注解,轻地作战忌讳攻坚,因为一旦受挫,士卒人心思归之下就会士气大跌。
这时候应该先捏软柿子,比如攻占一个小城啊,或者袭击个粮道啊,反正是一定要避开坚城。
如果对方敢出击,那就更好了,他们是散地作战,我求之不得,打他没商量。
兵法之所谓轻地者,出军行师,始入敌境,未背险要,士卒思还,难进易退,以入为难,故曰轻地也。当必选精骑,密有所伏,敌人卒至,击之勿疑,若是不至,踰之速去。(杜牧注孙子兵法)
所以说如果按照正常的思路,曹操的方案很可能就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这也是诸将不理解的主要原因。
这些道理久经战阵的张辽自然清楚,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形势不是一成不变的。
张辽表示:“曹公远在汉中,若等援兵来到,合肥早被攻破了。所以曹公才会指示我们趁着敌军还没有完成合围时先打他们一个立足未稳,以此来挫伤敌军气势,安我军心,只有这样才能守住城池。”
张辽看出孙权是打算十则围之,但这样对方兵力就不会太集中,自己虽然兵少但却可以在局部挽回一些劣势。
况且此时东吴军队还没彻底完成包围圈,等到合肥被围得水泄不通,那时候想出都出不去了,真正是死路一条。
何况散地也不是完全不能打,而只是胜负参半的时候不能打,如果有信心取胜,主动进攻也无不可,毕竟打了胜仗的话,士卒就没道理逃亡了。
在兵力劣势的情况下主动出击,必须得有一位擅长临阵指挥且能冲锋陷阵的大将,而张辽正好符合这个条件。
当初白狼山之战,曹军只有先锋赶到战场,而主力尚未抵达,兵力少于乌桓,因此诸将皆胆怯。这时只有张辽力主速战,曹操甚为嘉许,最终一战功成。
从征袁尚於柳城,卒与虏遇,辽劝太祖战,气甚奋,太祖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遂击,大破之,斩单于蹋顿。( 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
当时曹操将自己手持的麾临时交给张辽,所谓麾也就是指挥军队的令旗。汉代著作《淮南子》记载:“军之持麾者,妄指则乱矣。”这充分证明了持麾者的重要性,因为他就是全军的总指挥,一旦出现失误则满盘皆输,责任十分重大。
而张辽作为实际指挥官,临危不乱,以少胜多,这一光辉战绩足以证明一切。由此可见,带领劣势兵力冲锋陷阵,张辽绝对是经验丰富。
按照曹操密计中的安排,李典也是要一起出战的,但他和张辽一向不睦。张辽担心李典不配合,但李典却表示说,轻重我还是拎得清的,这是国家大事,我不可能因私废公,你就放心吧。
李典如此通情达理,主要因为他并非是那种不学无术的老粗,相反却是一名儒将,自然明白是非轻重。当然另一方面,中间肯定也少不了乐进的居中协调。
这里又可以看出曹操人事安排的艺术,乐进和张辽虽然关系不怎么好,但那得看和谁比,因为李典和张辽算是大仇,这么一比乐进和张辽那点不对付就不算什么了,让张辽出城作战,乐进也绝不至于为这点事去下绊子。
而李典就不一样了,虽然李典知书达理,但凡事总有个万一。如果他们二人一个守城一个出城交战,虽然可能性不大,但是一旦真的有人头脑发热公报私仇,那就大事去矣。这种事并不是完全不可能发生。
而二人一同出击,大敌当前之下反而能精诚合作,同时也能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张辽和李典很快达成协议,出城一战是势在必行,为了打好这一战,张辽连夜从军中挑选出了八百精兵组成敢死队,然后椎牛飨士。
所谓椎牛飨士就是杀牛犒赏士卒,当初光武帝麾下的吴汉与梁王刘永手下大将周建交手,虽然初战不利,但吴汉回去后椎牛飨士,结果士气高涨,最终大获全胜。
这里张辽也用了这个典故,想必是要讨个好彩头吧,而他日后也确实在此战中走上了人生巅峰。
三国名将系列在这里
淮南三叛系列在这里
由于暂时未开通留言功能,希望与作者进行讨论的话请加入读者交流群,公众号后台私信联系即可。
喜欢的话请关注我的公众号,长期更新
觉得文章还可以的话,请帮点在看吧。
您的支持是对我最大的鼓励